成语里说的是抛砖引玉,而她张子娥,轻轻抛来的是一根没有重量的鹅毛,羽毛根上牵着一丝看不着的线,顺藤摸瓜找下去能找到一座山,既能给出美玉,又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民间相传国策门弟子负气高傲,如今看来并非虚言,她的狂妄从不放在词句与眉眼里,单看言谈举止与遣词调句,十分里能打出十二分的恭谦来,但若想与她平肩说话,只能时刻保持清醒。
苏青舟明白,假如她装作无事发生,此事便跟晓风过隙一般的过了,她做个爱才的贤君,她做个有才的能臣,二人君臣同心把日子过下去。然而她今日若是让寸,有些人他日便会进尺,全天下傲的不只是国策门,她梁国公主苏青舟亦是不让分寸。今儿直接挑明,既是在告诉张子娥,她不眼瞎,没那么好骗,而她,也不能太过放肆。
张子娥笑了笑,说:「公主不是通过了吗?」她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问得轻巧。
公主在梁都没过几天好日子她知道,调改密令是死罪她知道,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无所谓,张子娥继续说道:「出征前公主曾许我三月,既已定约,必须守约,这与我是不是个草包有何干系?不做是无信,做不到是无能,公主养无信无能的臣子吗?我也不需要无信无能的主公。」
处事之法往往能透露出为人品性。公主若是察觉,可察而不宣,可旁敲暗语,可直言相告,此三者,皆各有所指。平原之约考究的是公主是否值得追随,平原之后依其决策,传达的是日后要如何与之相处。心中几问今日皆有所获,张子娥喜不自胜。梁国没白来,人亦没有错看,对于今后之天地,她虽窝身帘帐之内,却遥思出了多般幻景。
「倘若本宫没做到呢?」
面对此问,张子娥从遐思中回过神来,抚掌笑道:「带兵投宋啊。」那表情完全没有一点恶意,语气也绝非玩笑,不过是陈述事实罢了。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时风时雨阴晴不定,这个人,活得太率性轻狂,没几个人能受得了。反正公主受不了,说不赢,讲不过,唯有动手了,她得好好拧拧那张怎么都不会脸红的脸,不料刚抬起手就被张子娥夺了过去,放在两手之间,正色道:「那日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这样的事,我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了。」
一双秀目不闪不躲地觑着人,赤诚得半点狡猾都找不到,可看着那双眼睛的人清楚,这人坏透了。
张子娥说话时顺着公主手背且拍且抚,莫要以为公主眼拙看不出来,张子娥哄龙珥叫她少吃点糖的时候,就是现在这样子,眼中神色,手上动作简直一模一样,嘴边常说的那句「龙珥乖……」近乎呼之欲出。
龙珥是她的龙,而苏青舟贵为公主,哪是能随便拉的?苏青舟五指微合,将她的手一握,悄然施力道:「你以为本宫会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