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钟元善说道:「老臣曾见韩国周君跪韩王,亦为名士,到了姑娘这,为何不从规矩?」钟元善声音同相貌不甚相符,他身如老树垂垂老矣,却音似洪钟震耳发聩。
「国策门不同于白石山,」苏青舟随后转身对梁王道,「山中名士各有秉性,所行所言不同于世俗,还请父王体谅。」
钟元善笑看苏青舟,说道:「公主有所不知,山中布衣不经科举应试,往往夸夸其谈,虚张声势,实则芜杂浅薄,毫无根基。白石山二位高风千古,未尝得见哪位国策门弟子有所声绩,可不要不辨鱼龙,被蒙骗了才好。」
「钟大人对尘虚座下大弟子冠以布衣之名,不怕天下人耻笑我梁国用才气度狭隘?」苏青舟扬声说道。
「无官之人皆被称作布衣,张姑娘尚未登庙堂,老臣不知如此称呼有何不可?」钟元善捋须一笑道。
苏青舟正想反驳,又见苏恭度面上堆笑,和善地打着圆场:「五妹莫要生气,不可亲人擅用,且听钟大人一言。」苏青舟横眉扫上苏恭度一眼,她哪里会把爱做老好人的大哥放在心上,刚欲开口,却被梁王一声「青舟」给镇住。
「老臣听闻张姑娘曾在诀洛城任职,为何会来我梁国?」
「襄王亲命在下赴梁。」
「张姑娘既是良才,襄王何以不用?」
「襄王行事乖张善变,何来道理可言?」
钟元善捋须一笑,说:「愿听姑娘高见。」
张子娥神色不变,朗声回道:「想是一山不容二虎。」
钟元善不禁大笑道:「襄王战功赫赫,独霸一方,怎会视姑娘为眼中钉?姑娘乃一女子,年轻,无名,怎敢生这等傲气?」
常有人拿年轻说事,不知英雄出少年,常有人以无名定论,不知有璞玉浑金。张子娥的确受此二词牵绊,但她心知那只是一时。
「伯符年十七承父志,何人不曾少年?」
「孔明闲居茅庐而知天下,又有何人生带功勋?」
殿内一时哑然,未几,她敛眉回身,筵上袂耸,侃侃道来:「三年前,吾尝游历梁国,街道无章,城墙不修,而今都城整肃,百姓安居,商市稠密,何也?梁王贤明!」她大袖一挥,继而说道:「梁王知人善用,不以年纪定论,不以功绩作评,将都城要务委以一久居深宫,年轻无名的女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