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他回来的快,平日从不早退,今儿太阳都没落山呢就见着孩子回来,大伯娘原是在山腰玉米地里锄草,看见村道上走着的人,还问二伯娘:“那是不是咱大石?”
二伯娘:“我看看,哎呀,真是啊!怎么今儿回来这么快?”
不知道,儿子走的也好快,弟妹。”大伯娘有些担忧:“咱先回家吧!”
“行,别是出了什么事。”
到家了,一问,原来是蒋小一来信了。
蒋大石是等晚上二伯几人回来,吃了饭全家坐院子里乘凉才重新拿了信出来念。
蒋小一和白子慕学了快三年字,认得多,蒋大石虽也认了不少,但没蒋小一的多,信上有些字他不认得,但这不要紧,大意晓得了就行。
竹哥儿几人本来觉得应该没自己什么事,应该是三哥写信唠嗑啥的,可信上咋的还提到自己了?几人立马竖起耳朵听。
——三哥竟然叫他们去府城看铺子卖东西!!!
这……这……
堂奶奶听明白了,小一是又推了新吃食,想叫几个孩子过去,捡田螺这事儿,让村长家的王哥儿和几位族长的人做。
这相当是卖村长和族长一个人情,这样以后有啥事儿,能有个帮衬。
要是竹哥儿几人不想去,希望可以尽快给他回信。
堂奶奶觉得他想的周到,至于竹哥儿几个去不去:“你们三咋的想?”堂奶奶看向他们,发现燕娘看向二伯娘,堂奶奶笑道:
“不用看你娘,你如今虚岁都十岁了,自个定是有想法,竹哥儿你也是,怎么想的?”
竹哥儿既激动又忐忑,堂奶奶眼神鼓励地看着他,家里人都是讲理的,没啥好怕的,他开口道:“我想去。”
似乎意料之中,堂奶奶问:“你们呢?”
“我们也想。”雨哥儿和燕娘说。
没有人不想去外头闯。
大伯没呵斥,也没不高兴,只掰开了跟他们说:“这你们要是去了,可不是去着玩的,你们三哥是喊你们过去照看铺子,信上也说了,不出意外的话,怕是会忙得很。”
雨哥儿急道:“我们不怕累。”
“我当然晓得你们不怕。”大伯说。
竹哥儿几个在家,每天捡完螺后就立马背去镇上,几百来斤,两个哥儿一个姑娘,大的刚十五,小的刚十岁,累吗?
肯定是累的。
村里离镇上远,光是走都够呛,何况还背着东西。
竹哥儿几人是一路走走歇歇,回来后是满头汗,现在夏季好点,冬季几个孩子那手就没有好的时候,上头全是一道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