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不知道,夫君说这个得看环境、气候、土壤各种因素,也许咱们这儿不适合这么种也说不定,但我夫君家乡那边,确实是有人这么种的。”蒋小一说:
“我今年打算试一试,要是行了,明年要是不能种两季玉米,那第一季玉米种下去的,咱们就在底下种红薯。”
如此待七月收了玉米,红薯藤也能割了,挖了红薯,就能直接种黄豆,不用再种红薯了,这么算便是一年能种三样东西,那收入就能多一份。
不然往年是第一季玉米种了,秋收了,谁家要是养母猪,那就得种红薯藤,没母猪的就种黄豆,来回折腾也就能种两样。
能多种一样多赚点确实是好。
至于累不累,累怕啥,能赚银子就成。
蒋小一是说了一通,种不种的,得看大伯他们自己:“大伯,这事儿我和夫君也不敢保证行不行,得你们自己拿主意。”
从大房出来,碰上叔公,蒋小一又叫住他:“叔公,等等,我跟你说个事……”
然后隔天村长来了。
白子慕已经去上工了,赵云澜去了作坊,赵主君和三个小家伙去外头割猪草并不在家。
蒋小一正在厨房里头煮凉粉,一看见村长和几个老族长,蒋小一顿时觉得他那叔公比他还大嘴巴。
不过他就没想着这事儿能瞒着,他最初的想法和白子慕想的一样,谁都不说,后头真种出来了,外头人肯定要嘀咕他们没良心。
同大房说了不同叔公家说,那不行,玄爷爷那代都是亲亲的兄弟,叫二伯几人来家里干活,那是念着大房这么多年来的照顾之恩,加上活儿就那么多,轮不上叔公一家,那叔公家不会说啥。
是个人,都会有亲疏远近,可套种这事儿就费一嘴的功夫,怎么只跟大房说不同叔公家的说?
蒋小一这么一想,干脆也同叔公说一声,可谁知叔公嘴巴那么大的。
蒋父丢下活,招呼大家去堂屋坐,蒋小一给大家端了水,村长朝他招手:“小一,别忙活了,过来,爷爷想问你一些话。”
蒋父不懂这茬,还以为出了啥事儿,一听村长问,什么种玉米了下头还种大豆时他是恨不得跳起来敲他家哥儿一顿。
这不是胡闹吗?
他家老大咋的去外头乱说话呢!
叔公和村长还有蒋爷爷三人那是从小混到大,叔公一听了这事儿,回家和叔奶奶琢磨琢磨后,觉得还是试试。
大房也是这么想,虽是没见人这么种过,小一也说了,不一定能成,但要是怕了,不试试,那万一真能这么种呢?
即使不能,那也不过是废点黄豆种和一把子力气,一个坑三四粒种,一亩地都种不了四斤,一斤一文钱,不成也就是几文钱的事儿,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