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630章(2 / 2)

楼县令闻言略感诧异:“哦,赵家还经常施粥?”

“是。”师爷说:“大人您还没上任那会儿,孙县令不作为。”

孙县令乃是上任县令,这人贪些,不止放任人贩子肆意妄为,还仗着天高皇帝远,私下苛税。

这苛税猛于虎。

那时候老百姓们苦啊!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会儿赵家就经常施粥,可这几年楼县令上任后,收的税都是按着朝廷来的,没再乱来了,老百姓日子便好了些,赵家施粥就没再那么勤快了。

因此楼县令不晓得也正常。

“赵家先头也就一家客栈,可以说是靠着食铺发家。”师爷道:

“赵家现任家主赵富民是个敢闯的,自接手家里生意后,才慢慢将生意扩大,后头举家搬去了府城,不过赵富民他爹赵家老太爷,先头乃是村里出身。”

“当年青河村遭了水患,赵家老太爷一家,除了赵家老太爷和他娘,其余人等全被洪水冲走了,后头赵家老太爷和他娘相依为命……”

赵家屋子被冲走了,田地也全被淹没了,后头母子两无处可去,就住山洞里,潮湿难言,赵老太爷他娘虽是活了下来,但后头操劳太过,又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子却是不太好了,加上没银子看病抓药,之后不到一年,也走了。”

“赵家老太爷身边没了人,没了留恋,住村里又没有吃的,干脆就去了外头闯荡。”

大抵是见他可怜,小小年纪的,又经常搁自己门外要饭,赵家偶尔的会给他点吃的,赵老太爷不白拿人的。

赵家做的是吃食生意,平日柴火、大米用的多,人一来给赵家送货,牛车一到铺子外头,赵老太爷就帮着卸货,连着赵家搁后头巷子的,装着潲水的桶,自从给了赵老太爷两个馒头后,那潲水赵家就没再需要自个倒过。

后头赵家便让他在小吃铺里做零工。过了几年,见着他老实,又勤快,便招他做了上门婿,慢慢的,吃食铺做大后,成了客栈。

赵富民从小就见着他父亲爱喝酒,一喝醉就哭。

哭这世道没情义,又哭他娘为什么不等他,他如今赚着银子了,哭他当初背着他老娘去寻医,可结果却因为没有银子,所以哪怕他软了膝盖,磕破了头,还是被无情的从医馆里赶了出来。

后头他将他娘从医馆里背回来,刚到半道,他娘都没能坚持到家,就在他背上咽了气。

不论哪个朝代,医馆从不治穷人。

他说得多了,赵富民又见他每次提起这事儿就哭,又已过去几十年了,还不忘怀,显然这事儿,已经成了他父亲的遗憾和心里的一根刺,临到死时,还在惦记着,叨叨念念说娘为啥的不等等他,他有银子了,可以带她去看病了……

赵富民心里不是滋味。他也没啥的大富大贵的心思,就想着能让家人吃好穿好就够了,他没想在穷人身上赚银子,因此医馆这些年真没给他赚多少,不然,凭着这么多家铺子,他咋的可能还只是区区小商?

这些事儿,师爷也是从外头听来的。

楼县令听罢,叹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