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有那好心的被问了,还提醒:“孩子不见了?那还是报官吧!”
“就是,你们两自个找,能找得个啥,镇上这么大的,而且昨天就不见了,还找啥找,昨天赶集日啊!没准的被人牵走了都说不定,你们在这里找,能找得个啥子。”
这话不无道理。
赶集日,人鱼混杂的,没准的真的有人胆大包天,将孩子抱走了也不一定。
这种事儿并不是不可能发生,毕竟有些人,生不出孩子,或者是住大山里,怕着家里孩子以后不好讨媳妇儿,所以见着他们家小少爷一个人,便起了贼心,铤而走险将他拐走了。
要真如此,该去哪里找?平阳镇下头那么多个村子。即使他们找过去,人家听了风水,把孩子藏起来,那么他们也是找不着的。
那丫鬟和小厮找也找不见,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当初都怪你。”那小厮害怕得厉害,不由埋怨起来:“当初要不是你非囔着去逛,小少爷也不至于丢了。”
那丫鬟不高兴:“怪我?咋的就怪我了?我咋的知道小少爷会突然乱跑了?他以前一坐就能坐一天,从来不会乱跑的,这下完了,李大哥,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回去吗?”
那小厮不说话,他也不晓得该怎么办?
但绝对不能回去。
回去的话……
先头纪嬷嬷苛待小少爷,只如此,她就被重新发卖了。
听管家说,老爷和交代过他,让他去吩咐牙行的人,让他们好好‘照顾照顾’她。
怎么照顾?
那肯定是往死里照顾了。
他们如今弄丢了小少爷,罪责比得纪嬷嬷厉害,如果回去,那想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老爷和少爷还不晓得这事儿,他们还可以逃。
小厮觉得虽然卖身契在赵富民手上,可只要他们逃得远远的,寻个偏僻之地,以后不进城,想来应该是没事儿。
可那丫鬟想得多。
进城要盘查户籍,确实是不进城了就没事儿。
可不是说不进城就行,他们想躲,可能躲哪里去呢?要是躲到外头,在村里落户,需不需要再办户籍?
不办户籍,村长敢让他们留村里?就算糊弄过去,遇上一个好心的村长,能收留他们,可寻常交税啥的,那怎么办?只要住村里,那税是逃也逃不掉。
如果躲镇上,租人院子住,那也不得行。家奴一旦私自逃跑,主人家会立即报官,官府会下悬赏通告,下命抓人。
赵家一旦发现这事儿,定是也会报到官府去,到时像着豪哥那样,那么躲城里,跟靶子有什么区别?
而且住镇上,人头税也是用交的。
大周不比现代,网络时代,各地信息能很快互通,要是赵家报了官,平阳镇县令在本地管辖区域内寻不到他们,也会书信一份,送到外头各地衙门去进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