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这人,说话总是难听。
柳哥儿还没说哈,柳家小汉子和刘父先不高兴了。
柳父筷子啪的拍到桌上,瞪着她:“你这婆娘,这张嘴真的是,今天搁茅房里吃粪了?说话是又臭又难听,今天中午说完我,晚上又说咱哥儿,说我也就罢,可咱哥儿啥的人你不懂?他可是你看顾着长大的。”
柳氏一想,也晓得自己说话难听了,见着柳哥儿没说话,深深的抿着唇,这会儿呐呐的解释道:
“柳哥儿,娘可不是……”
柳哥儿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娘疼我,我知道,爹你也别骂娘了,我不是眼红那三十文的工钱就说嫁,我,我是……”
柳氏:“是啥?”
柳哥儿头垂的更低了,几乎要埋到胸口,大家看不见他的表情,但却是见着他两耳朵都红透了。
“我……我之前见过他。”
柳家小汉子娶的是个哥儿,这哥儿有些矮,模样勉强算得清秀,但为人最是和善,这会儿好奇了:“大哥,你是说你见过那蒋大树?”看见柳哥儿点点头,他凑近了些,诧异道:“啥时候啊?”
柳哥儿低着脑袋:“大前年我去赶集……”
那是他十八岁的时候,有次去赶集,他带了一些腌菜和鸡崽子去卖,到官道上的时候,没注意,鸡笼子不慎掉了。
山里屯离镇上远,为了赶路,他是早上天不亮就起了,摸黑抓的鸡,又赶时间,后头鸡笼子大概是没绑好,从担子上掉下来后,那草藤直接断了开来,里头关着的小鸡仔立马呼啦啦的往四面八方跑。
那会儿道人来人往,都看见了,却没谁帮他。
二十几只鸡仔,要是不赶紧抓,等着它们钻到旁边的山里去,那就像鱼儿入了水,再找可就难了。
那次柳哥儿急得不行,他这鸡仔子不是刚破壳出来的,而是已经养了半个来月了。
要是刚破壳的鸡仔子,个头小,爪子也没啥力,跑不快,他自个抓,也能抓得了,但如今鸡仔子大了一些,跑得相当快。
这种养了大半来月的鸡仔子,一只能卖四五文钱,这个价差不多能买一斤多的糙米,农家人,赚钱不容易,一个铜板子都看得重,特别是山里屯这种地方的村民,赚钱于他们而言,那是千难万难。
毕竟他们那儿,水稻种不了,家家户户地还少得可怜。
要是旁的村子,种不了谷子,换了季节,还能去山里抓抓毒虫,换点钱,或者砍些柴,反正只要人勤快,肯吃苦,怎么的都能找到路子赚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