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以前蒋小二和蒋小三还有担忧家里没吃的,会饿肚子,可如今吃得饱,穿得暖,他们是一点烦心事儿都没有了,无忧无虑的,天天乐呵呵。
看他们睡得香,蒋小一想到月中时带他们去找私塾,镇上就四个私塾,结果三个私塾都不愿收他们的事儿,感觉有一丢丢愁,不晓得以后他们该怎么办。
……
丘大柱来闹过那一顿后,月中的时候,蒋小一和白子慕说了,是不是该打算一下,送蒋小二几个小家伙去读书。
毕竟都五岁了,虽然个头小,又矮又瘦,瞧着不太像,但大周爱讲虚岁,六岁已经到了可以入学的年纪了,蒋小二和蒋小三年末生的,按虚岁算,都还差不多七岁了。
先头虽说赚了点钱,快三十两,但蒋家实在是穷,啥子都缺,衣裳、被子买完了,都去了快十两,加了办婚事去的花销,家里如今也就剩五六两。
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今他们已经认得些字了,私塾应当是会收。
蒋小一和白子慕还特意抽了空出来,带着蒋小二三个小家伙去找私塾。
第96章
平阳镇上就几个私塾,里头的夫子都是秀才出身。
这些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院试曾考过十几回,回回落榜,后头觉得再往上走无望了,这才开起私塾,想混口饭吃。
镇上秀才少,私塾更是少,就三四家,不缺学生,最差那家,里头都有快三十人。
这些孩子,也不是都冲着科举来的,而是镇上人家,就想着送孩子来识几个字,以后能寻些轻松活计做。
私塾里这帮夫子,肚子里没多少墨,但装腔作势、拿乔和迂腐这方面却是一等一的厉害。
镇上的商人,那同白子慕关系都挺铁的,大家都乐意给他面子,但白子慕这活儿,说白了,也和商字擦了点边,寻常读书人,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最是瞧不起那等子行商的。
前头大周是商人不可科举入仕,不可身着绫罗绸缎,后头是好了些,许商人二代可入仕,也可绫罗加身。
可政策是改了,一些人私心里依旧是瞧不起商人。
一些夫子刚开始见着白子慕和蒋小一倒也客气,又瞅见三个小家伙粉雕玉琢的,乖乖巧巧的,不哭不闹,还挺喜欢,可后头听了他们来意,晓得蒋小三脑子有点问题,还有沈鸟鸟也想入学时,有些是都不待他们把话说完,一点面子都不给,就开始训起白子慕和蒋小一来。
说书院乃神圣之地,蒋小三一个傻子,沈鸟鸟一个哥儿,咋的送来?是不是瞧不起他这私塾?当他这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