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日月明 > 分卷阅读1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6(1 / 1)

的长剑要拔鞘而出,却在看到他后停止了动作:“皇上,你醒了?” “朕已经不是皇上了。”见他醒来,朱允炆也不再睡,起身从榻上坐起,将他手中的剑按下去,“我们这是在哪?” 潘安把剑收好:“御水河上。” 朱允炆自嘲一笑:“你确定这不是忘川河?” 潘安愣了愣,才反映过来忘川是死人才会渡的河,遂一脸正色道:“皇上,切不可再说此话。您是万金之躯,吉人天相,不会这么容易过忘川的。” 朱允炆叹息一声,抬起手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袈裟:“你看看我现在哪里还有皇帝的样子?” “在臣心中,你永远是九五至尊的帝王。” 朱允炆知道他的固执,也不再纠正他的称呼,自嘲笑笑,岔开话题:“我怎么会在这里?” 潘安闻言忙跪□去:“皇上恕罪,是臣……臣直接将你打晕,扛了出来。” 朱允炆默然了半晌接着问道:“那这身袈裟又是怎么回事?” 潘安说道:“臣担心你穿着龙袍会让燕军将士发现,所以将书桌上的木匣子打开,取了袈裟和禅帽替你换上。出来之后又看了那封信,便带你从密道出来了。” 朱允炆点点头,伸手将他扶起来,指了指外面的两位道长:“他们果真在御水河岸等候接应?” 潘安重新坐回矮凳上:“嗯。臣带着你出密道的时候,就看到两位道长准备好了小舟在那里等候。” 朱允炆没再说话,心里想着,这世上,果真有“天意”。 可是,如果四叔带兵攻进皇宫,没有见到他的人,也没有见到他的尸体,会安心登基吗? “潘安,你不该救我出来。” “皇上……” 朱允炆不待他说完,便自顾说道:“我不想一辈子活在逃亡当中。” “皇上,燕王不会再找你的。”潘安停顿了下,看到朱允炆疑惑的目光,才又继续说道,“因为,你已经在乾清宫的大火中丧生了。” “什么意思?”他已经丧生了?难道现在的自己是一缕魂魄不成? 潘安一阵沉默,紧蹙着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下面的话到底该不该说。片刻之后,才仿佛下定决心一般缓缓开口:“臣救你出来的时候,在门口碰到皇后和小邓子了。” 朱允炆一脸惊讶:“我不是早就安排他们出宫了吗?” “但他们没有走,他们说,要跟皇上同生共死。”潘安看着朱允炆,思量了片刻,又加了一句,“皇后还说,只有他们死在那里,燕王才会相信你真的死了。” 朱允炆听完情急的抓住潘安的手:“你……你的意思是,皇后跟小邓子……被烧死在乾清宫了?” 潘安知道他会伤心,会难过,可却没有办法不点头。皇后是为他而死,他有知道实情的权利。 朱允炆的脸色在陡然变得苍白如纸,神情悲戚的看着潘安:“既然他们都走了,你为什么还要救我?” 因为,我不想你死。 “因为,保护皇上,是臣的职责。”口是心非,也许说的就是自己。可是他知道朱允炆的心意,知道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人是朱棣,也知道他一心求死,不过是想让朱棣有名正言顺的借口登基称帝。 而自己的角色,只是个侍卫。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他,不让他受任何伤害。 听到他的回答,朱允炆低垂下眸子,掩饰心中莫名的失望。半晌之后才抬头看着他,问了句与刚才的话题丝毫不想干的话:“我们这是去哪?” “道长说,先去神乐观避一避。” “以后呢?” “以后?”潘安微微一愣,看着船舱外已经渐渐泛起鱼肚白的天色,深深吐出口气:“臣不知道。不过,臣想,大概是要浪迹天涯了。” “浪迹天涯?听起来不错。”朱允炆苦笑一声,眼框里有什么东西正在凝聚翻涌,虽然竭力遏制,却依然顺着苍白脸颊滑落下来,“至少,不会再被困在那个叫做皇宫的囚笼里。” 潘安看着他,没有答话。他的眼泪如同刃尖儿,每一下都落在他的心上,震荡胸腔的尖锐与疼痛。 船桨划拉水面,一波波的水纹荡漾开去,发出哗啦的声响。除此之外,再听不到一丝声音。仿佛连夜风,也沉睡了一般。 东方的鱼肚白渐渐明朗开来,缓缓流动的薄云披上一层绚丽的轻纱,金红的,灿黄的,粉艳的朝霞一点点将天际装饰出让人迷醉的色彩。 笔直的御水河一直延伸到天边,浑圆的太阳冲破绚烂朝霞,从水平面缓缓升起,仿佛只是顷刻之间,万道金光便已经铺洒了整片大地。 一叶扁舟波万顷,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渐行渐远,在清晨的阳光之中,慢慢变成一副美轮美奂的剪影。 朱允炆的声音从船舱里传出,在清晨柔和的微风中飘得很远。 他问潘安:“你会陪着我一起浪迹天涯么?” 潘安的回答简洁而坚定:“会。” “多久?” “一辈子。” ============================================================================= 燕军攻破皇城,建文帝朱允炆在乾清宫放火自焚而死,经过确认,另外那具尸体是皇后马佩岚。 消息一出,天下震惊。 朝廷上下顿时乱成一锅粥。所有建文朝的官员都吓破了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连皇帝都害怕得自焚而死了,他们这些曾经效忠旧帝的臣子若是被朱棣抓到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于是,一时间,整个朝廷如同被炸开了的蚂蚁窝,各级大臣逃的逃,跑的跑,投降的投降,自杀的自杀。连续几天,应天都处于极度压抑极度恐惧之中。连老百姓都不敢随便出门。 朱高炽得知这个情况,惊讶得合不拢嘴,在心里直为他家老爹喊冤。 果真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也不知道他们是怕个什么劲儿。皇帝带头来了个自焚,把好好的朝廷搞得乱七八糟,都以为朱棣带兵血洗应天来了。 可天知道,他们真的什么也没做。别说建文朝的其他大臣,就连罪魁祸首黄子澄、齐泰,朱棣都还没下令抓捕。 因为朱允炆的死,朱棣已经在乾清宫外的石阶上坐了三天三夜,谁劝都没用,谁说也不理。就连朱高炽跟他说话,他也仿佛什么都听不见。 他知道他的痛苦他的自责他的难过。不管怎么说,朱允炆都是他的侄子,而且曾经在他心里的份量肯定不比他这个儿子低。 这一点,从那天他看到朱允炆手中紧握的拨浪鼓时,眼中无边无际的悲伤就看得出来。至少,曾经,他是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