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日月明 > 分卷阅读1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2(1 / 1)

对面那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一直没有说话。 朱权喝了两口酒,由于坛口太大,不少酒液顺着唇角直接流向了脖子,打湿了胸前大片衣襟,山风一吹,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我说四哥,你不是带我上来看风景的吧?” 朱棣也不答话,只仰起头,再次狠狠灌了两口酒。 “这黑灯瞎火的,风景也不好看啊……”朱权喃喃自语,转过头看到他家老哥举着酒坛灌个没停,吓了一跳,赶紧扯下他的手,“打了胜仗,添了孙子,怎么还跟死了亲爹似的一副苦逼样?” 朱棣瞪他一眼,抬起袖子擦擦嘴:“说话注意点儿,咱亲爹可是先皇。” 朱权摸摸鼻子:“那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担心济南攻不下来?” 朱棣冷笑一声:“李景隆都跑了,剩下的朝廷军群龙无首,还用的着打吗?围它个几天,吓唬吓唬,再派人去劝降,济南就不攻自破了。” 朱权想想也是:“除了这个事儿,我真想不出来有啥事能让你心烦的。你说你现在也算得上是意气风发,儿孙满堂,应该高兴才……” “你就不能安静点儿?”朱棣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没好气的瞪他一眼,突然觉得让他陪自己喝酒是个错误。因为这家伙实在是太聒噪了。 “是你让我陪你喝酒的……”朱权不满的嘀咕,朱棣转过头来,他忙闭了嘴。 朱棣不再管他,径直坐到山石上,仰起头咕咚咕咚连续灌了好一阵。 那是朱权第一次看到他家老哥喝酒跟不要命似的灌。不知道是山风太凉,还是烈酒太呛,抑或是自己出现了幻觉,他竟然在朱棣仰头的时候看到他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就在燕军兵临济南的五日后,济南城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位不速之客,混在入城的百姓中,进了济南城,径直就朝济南守军都督府而去。 此刻的济南都督府内,大将盛庸,参政铁铉,参军高巍等隶属朝廷的近十位将领正在冥思苦想商量对付燕军的对策。这些将领都曾经是李景隆的部下,在北伐的军队中担任各种重要角色,是真正忠君爱国的勇士。 燕军气势如虹,一路南下,李景隆不战而逃,他们深感寒心之余,对燕军也的确是非常忌惮的。但他们却没有开城投降,而是下定决心坚持到底,要与济南同生共死。 心愿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朱棣的大军就驻扎在济南城五里之外,只要他一声令下,数十万大军就会对济南发起猛烈进攻。 李景隆落跑之时,大部分军队没有带走,算起来也有近三十万。但其中有近三成是伤员,剩下的七成也早已经被燕军吓破了胆,没有丝毫战斗力。尽管盛庸、铁铉等人想要誓死守城,却依然感到力不从心。 毕竟,要以这样一盘散沙去对阵朱棣的数十万铁骑雄师,那就跟巧媳妇儿做饭,却没有米一样的尴尬。 而就在几位将领挠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办法之时,守门的兵士竟然跑进来告诉他们,有一个人自称是朝廷派来的将军,要帮助他们守城。 盛庸、铁铉对望一眼,满脸的惊喜,难道朝廷派来接替李景隆的将领这么快就到了? 两人不敢怠慢,忙起身朝门外走去,却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同时有丝丝的失望,因为门外站着的,哪里是什么将军,分明就是个身穿布衣的普通老百姓。 “哪里来的刁民,竟敢冒充朝廷命官!”参军高巍一看那人的打扮,立刻火冒三丈。这都什么节骨眼儿了,还有刁民来捣乱。 “高将军。”守军都督盛庸瞪他一眼,抱着“人不可貌相”的谦逊态度走上前,抱拳扬声道,“敢问是哪位大人前来助盛某守城?” 那人背对着他们站在门口,仰头仿佛在欣赏浑圆的满月,听到盛庸的声音,才缓缓转过身来。 盛庸和高巍互望一眼,表示不认识,然后同时看向铁铉,想着这家伙之前在应天待过一段时间,应该对京里的官员比较熟悉。但让他们失望的是,鉄铉回看他们的时候,也是一脸茫然。 高巍性子急躁,见在京城为官几年的铁铉都不认识这个人,更是对他不客气:“皇上派兵前来支援,我们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照我看,此人八成是另有目的,不是暴民就是奸细,拖出去斩了干净。” 那人也不答话,只是在高巍说完话之后,扬起手,亮出一块纯金腰牌,上面赫然一个“锦”字,让三人同时呆愣当场。 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腰牌的主人他们不认得,可这块腰牌却不能不认得。因为,在满朝文武眼中,这块腰牌绝对是噩梦。而拥有这块腰牌的,正是让明朝所有官员都不得安宁的锦衣卫。 锦衣卫是朱元璋建国初期设立的御用拱卫司,专门为了监视、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为设。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显赫的家世背景,并从小经过特殊训练,武艺高强,性格冷酷,杀人不眨眼。 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及暗杀活动。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随意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如若某个官员被锦衣卫的人盯上,那后果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官员对他们那都是敬而远之,能不打照面就绝对不打照面,免得一个不小心把他们得罪了,他们随便编个理由就能让自己不死也掉层皮。 锦衣卫都是内臣,朝廷官员多为外臣,见到的机会不多,所以不认识眼前这个人那也是情有可原。但他们相信没人敢冒充,因为那下场不是一般的凄惨。况且,他这块纯金的腰牌也不是一般人能打造出来的,这在锦衣卫中也只有级别较高的人才能持有。 但尽管如此,盛庸、铁铉等人对朝廷派一个锦衣卫来帮助守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算他武功再高又有什么用?难道凭他一人之力能阻挡燕军的三十万大军? 当然,这些跟着李景隆被朱棣打懵了的将领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打仗靠的是脑子,而不是人力。 转眼又过了三天,燕军在城外养精蓄锐了数日之后,开始着手准备攻城之事。 可对于济南,朱棣没打算强攻,毕竟城内还有数万百姓,战火一燃,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如果能兵不血刃拿下济南,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于是,朱棣叫来朱权,敲着桌面说道:“来,替哥写封信。” 朱权茫然:“写啥信?” 朱棣:“劝降书。” 朱权:“你干嘛不自己写?” 朱棣:“因为你字写得比哥好看。” 朱权:“……” 半个时辰后,朱权将一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