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朋友又现场表演了一番依依惜别,尤其是薛珍,平时哥哥拉着她不愿意放手,小姑娘表现得特别淡定,是因为她知道第二天还能再见面。
但今天不一样,阿婆都跟她说了,明年她们就要收拾行李出发去妈妈的爷爷家,好远好远,哥哥去不到的那么远,要待很多天才回来。
一想到放假了也不能跟哥哥一起玩儿,这么多天都不能跟哥哥见面了,薛珍就很难过,拉着哥哥的手不愿意放。
长辈们只觉得好笑,哄着两个小家伙,大舅妈笑着说:“珍儿这次这么舍不得哥哥啊。”
薛珍瘪着嘴点头:“好长好长时间见不到哥哥了。”
她说的是自己要跟着妈妈和阿公阿婆回老家,周亮亮不知道妹妹要出远门,以为是说他,看见妹妹因为舍不得他,眼泪都要出来了,当下什么都顾不上,话没过脑子就溜了出来:“妹妹别哭,我今年不回爷爷家,明天就去找你玩儿。”
大舅这时候还是笑着的,没把大孙子的话当回事,小孩子嘛,安慰人随口一说,很正常。
大舅妈却敏锐地察觉到不对,下意识看向女儿。
冯飒坚强地和她妈对视,大舅妈正要问女婿,周亮亮后知后觉捂住嘴巴:“糟糕,不能说,我妈……”
他扭头,对上他妈冷笑的脸。
冯飒咬着牙:“偷听我们说话也就罢了,说好不讲出来,周亮亮,你言而无信。”
周亮cy亮被这句“言而无信”打击得垂下头,他也不想的,他都跟他爸做了男子汉之间的约定了,今天一天他都记得的,但是刚才、刚才一看见妹妹要哭,他就忘记了……
“你还好意思说亮亮!”大舅妈一声怒吼,“你怎么回事?”
她问周循:“是不是飒飒的主意,她不肯跟你回去过年?”
上回那事在大舅妈看来已经解决了,她的想法是一事毕就不要再翻旧账,那是周循的爹妈,难道要他断绝父母亲缘关系吗?不断绝关系,以后就还得打交道,不能把关系弄得太僵。
周循处理矛盾干脆利落,冯飒就该给他面子,说好一家轮一回,因为闹了矛盾就不回去,这也不是一回事啊。
其实作为冯飒亲妈,大舅妈当然是为女儿考虑,女婿能在家庭矛盾中站在女儿这一边,那就不能让他寒心,也要多为他考虑,大舅妈是这么想的。
冯飒撇了撇嘴,周循忙道:“妈,你误会了,是我爸妈他们那边有别的安排,过年在家待不了几天,提前跟我们说了。”
大舅妈可知道,那边的二老最稀罕亮亮,好不容易大孙子回家过年,怎么还会有别的安排。
周循推了推眼镜,淡定地说:“我爸妈打算要个二胎,正在备孕,现在在外地看医生,年后还预约了一个专家,没空招待我们。”
在场所有人:“……”
“二、二胎?”大舅眼神逐渐呆滞,揉了揉耳朵,问:“我好像听错了,是你和飒飒要二胎,还是……”
周循再次重复了一遍:“我爸妈打算再生一个。”
大家:“……”
大姨夫喃喃道:“亲家这真是……老当益壮。”
大姨拐了他一胳膊肘,压低声音:“不会说话别说。”
乍闻这么个消息,大家都有点儿晕,薛皎上了爸爸的车,才后知后觉想起来姐姐曾经说的话。
就……怎么说呢,姐夫他爸妈,还怪能听取意见的。
第69章
冬日天黑得早,不过七八点钟,外头已经黑沉一片宛如深夜。
丰朝,五通山。
曾经的不知名山谷如今已经有了新名字,河源县的百姓难以忘记自己曾经的家园,在新房盖好搬进去之后,纷纷商量着,上请方大人后,为如今居住的新家园取名为“河源谷”,以纪念他们曾经的来处。
河源谷不似以前的河源县,有大河支流穿过县城,但有数条山溪,分布在不同区域,百姓们日常汲水还算方便。
或许是河源县名字带水,河源县百姓与水有缘,在搬进山谷后,方春霖安排人手探索山谷,想要扫清山谷内的隐患以免影响百姓人身安全,意外发现了一处暖泉。
泉水汩汩,深秋的天气,蒸腾出一股热气,随行人员中嗅觉敏锐的,说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其他人细闻,也嗅到这股气味,还以为有毒,吓得都跑了回去。
方春霖虽未见识过,却在书本上看到过关于温泉的介绍,听探索山谷的衙役一说,立刻有所猜测,喜不自胜,让随行的大夫来看过,说是气味来自硫磺,出现在温泉中正常,毋需忧扰。
顺着这处继续找,找到一个更大的温泉,走过去就觉得温度高了一些,脸上随着热气蒸腾出汗意,鼻息间硫磺的气味也更重,医者还在泉底找到细碎的硫磺。
“这是一味药材。”大夫欢喜地同方春霖解释:“外用内服皆有其用,极好。”
那会儿方春霖还没意识到这片温泉的重要性,他只想着有温泉,暖和一点,要不是附近不适合建房住人,面积也小了点,不够百姓们居住,就将房屋建在此处了,也好过冬。
但温泉旁的土地,不盖屋子也有别的用处,当时还有点儿傻,但已经开始慢慢恢复记忆,从“五岁”涨到“七八岁”的小钦差听他提起温泉,吐出一个词“温泉菜”。
方春霖问了才知道,他以为温泉是用来取暖的,实际上高门显贵之家的温泉庄子,还可以用来种菜,以供贵人们冬季食用鲜蔬。
这好啊,这个好,他们有温泉,抄了。
调来擅长种地的百姓在温泉旁种植,大夫们聚来取温泉水,找硫磺矿,这比出谷采药容易,还能带药童。
大夫们在山里的生活苦是苦了点,但在职业领域却发光发热一展抱负。
因为被冤枉谋逆,被本应该保护他们的府兵围剿,为了活命只能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山民,河源谷的百姓心底,多多少少都有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气。
倒不至于造反,也没那个本事,但表现在日常,就是大家言语间对朝廷,对皇帝没那么尊重也没那么敬畏了,有些情绪比较激愤的,经常还会骂上几句,甚至在天幕上附和某人。
封闭的环境里,人越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影响,如今朝廷和皇帝在河源县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反而对天幕,对天女娘娘尊崇得很。
如果不是天幕,他们河源县天花疫死绝了都没人知道,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夫赶来帮助他们防疫治病,他们的亲人朋友会死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