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明日他们当你好欺负,蹬鼻子上脸,岂不是更坏大事?” 说得……也有道理。 陈慎之末了握拳,仿佛在给嬴政打气:“加油。” 嬴政:“……”加什么? 嬴政道:“怕是你想利用朕,来教训这些儒生罢?” 陈慎之没有否认,却道:“什么利用不利用,这叫互利互惠。” 嬴政无奈的嗤笑一声:“怎么,你如今知道朕的身份,非但不惧怕,反而还敢使唤朕?” 陈慎之“狡辩”道:“如何是使唤,举手之劳罢了。” “说完了没有?”儒生们不耐烦的道:“怕了就给爷爷们磕头!然后退出封禅大营!以后别再打着儒生的幌子招摇撞骗!” “哈哈就是!就你这样也配学儒?出门去看看法学要不要你罢!说不定他们要你!” 儒生们嘲笑着,陈慎之与嬴政已经“密谋完毕”走了回来。 嬴政也不多话,来到空场之地,冷漠的看着那姓李的儒生。 其他儒生起哄道:“李兄,给他一些教训!” 陈慎之搓了搓掌心,这种时候应该有爆米花可乐才是,一脸文质彬彬,却也起哄道:“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什么?!”姓李的儒生一听,屁滚尿流?这词眼太过肮脏鄙陋,实在是对自己的鄙夷,当即愤怒大吼:“你这个给脸不要……啊!” 姓李的儒生冲上去,牟足一拳冲着嬴政的鼻子打下去,哪知道狠狠一拳竟然打空,嬴政反应速度极快,侧头闪避,立刻回手回击了一拳,“嘭!!”结结实实打在姓李的儒生腹部。 儒生大叫一嗓子,“咕咚!”一个大屁蹲坐在地上,好像老太太钻被窝,摔得结结实实,腹中还疼痛不已,疼得他脸色煞白,尾巴骨要碎了一般,根本从地上爬不起来。 “李兄!上啊!打他!” “教训这个不识好歹的!” “李兄?李兄这是怎么了?” 众人面面相觑,嬴政抖了抖自己的袖袍,好像掸灰尘一般,姓李的儒生迟疑了一会子,终于忍不住了,大喊着:“啊——疼、疼……快扶我起来,疼,起不来了。” “怎么……怎么会这样?!”儒生们面面相觑,赶紧冲上去扶起姓李的儒生,这一扶才感觉到姓李的儒生一身汗涔涔的,连衣裳都湿透了,不止如此,因为嬴政没有朝脸打,而是打在腹部,那儒生竟然……尿了。 儒生们果然吓得屁滚尿流,赶紧搀扶着伤员,也不敢多话了,踉踉跄跄的跑走。 陈慎之看着他们落荒而逃的背影,笑着挥了挥手,将狐假虎威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慢走,下次再来。” 儒生被他们打走之后,果然便没有再来找茬儿,之后的日子平静异常,很快便到了封禅大典当日。 封禅大典极其隆重,但凡是朝廷上有头有脸的官员,全部都会参加。此次封禅大典,由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主持,最终采纳了儒家博士的建议,用蒲草包裹车轮,以免伤害了山上的草木,简朴行事,不带一兵一卒,由朝廷大夫们护送秦皇登上泰山,在泰山山顶进行封禅大典中“封”的仪式,而后从泰山下山,在山脚进行“禅”的仪式。 今日是封禅大典的日子,儒生们全都早早起身,沐浴焚香,准备参加有史以来最隆重的祭祀庆典。 吱呀—— 柴舍的门被推开,发出吱吱呀呀,好似马上便会坠落的响声,嬴政早早起身,已经去外面勘察一圈,回到柴舍来,便见到陈慎之还睡在地上。 如今是早晨,嬴政与陈慎之并未互换身体,陈慎之用的便是自己的身子,大马金刀的躺在柴舍的地上,睡得香甜,好似今日便是个普通的日子,与封禅无关。 嬴政无奈的走过去,居高临下的道:“醒醒,封禅一会子便要开始了。” “唔?”陈慎之慢慢睁开眼目,太阳已经照进来了,害得他睁不开眼睛,用手挡住阳光,这才感觉好一点儿。 陈慎之坐起身来,揉了揉自己的脸颊,道:“这么快就到时辰了,还以为可以再睡一会子。” 嬴政再次无奈的看了一眼陈慎之,心中思忖,朕是糟了什么魔怔,才会与这般不靠谱之人合作?但如今想要悔棋,已然来不及了。 陈慎之穿戴整齐,洗了脸,从柴舍中走出来,便看到外面乌央乌央的人群,儒生们列队整齐,翘首以盼,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而儒生们的对侧,还列着一队,穿着与儒生不太一样,两列没有言辞交流,亦没有动作交流,看起来泾渭分明,势同水火。 陈慎之难得有些好奇,低声道:“那队是……” 嬴政了然的道:“是法家的学士。” 这么一说,陈慎之便明白了,原是如此。 泰山封禅不只是邀请了儒家学者,还有很多法家学者也一同前来参加这旷世盛典。就泰山封禅的流程问题,法家和儒家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最后的结果,也便是今天,儒家的学者获胜了,封禅大典采取了儒家学者推崇的章程。 先秦百家争鸣,不只是儒家和法家,还有许许多多的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最突出的便是法家与儒家。渗透到大秦的朝廷之中,法家与儒家代表的,再也不仅仅是学派问题,而是朝廷的派系问题。 什么事情一旦和利益挂钩,便会变得复杂起来,就犹如眼下的封禅大典。 法家、儒家的学者各站一列,都在翘首期盼。很快,黑甲士兵纷纷排开,让出一条路来,在众人瞩目之中,一个身材高挑的中年男子缓缓走来。 他身穿大秦官袍,头戴官帽,看模样并不年轻,但形容俊美得体,岁月丝毫不曾在他的面容上留下造次,唇边淡淡的纹路平添了一股文雅之气。 男子举手投足贵气端重,透露着持重老成之感。他一走来,法家学士们眼中流露出欢愉之色,分分作礼。 嬴政站在后排,但也看的清清楚楚,对陈慎之低声耳语:“李斯。” 原此人便是李斯,还以为李斯会是一个更加严苛之人,但乍一看上文雅俊美,和严苛根本占不着一点子边际。 李斯身居廷尉一职,他虽是儒学大拿荀卿的徒弟,但以法学侍奉秦皇,乃是后世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法家学士看到李斯来了,仿佛看了领头羊,崇拜、崇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儒家学士们看到李斯,有些人露出不耻的神色,毕竟李斯乃是荀卿的徒弟,放着好好的儒家不推广,却改投了法家,这成何体统?但李斯的地位身份在这里,学者们也不敢造次。 很快,便听到人群中一阵喧哗,还不等看到人影,已然听到了笑声,有人亦朝这面儿走来,黑甲武士再次排开一条路。 一身丞相官服,百官之长,不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