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已经开始阴下来了,大队长急得嘴角都开始冒泡了。
“大家抓点儿紧啊!千万不能让粮食淋了雨,要不然这些粮食就得发霉了。”
粮食发了霉就不能吃了,容易中毒。
眼瞅着今年的年景好一些,大家伙可就指着地里头的这些粮食过日子呢,可不能糟蹋一粒麦子。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这天又放晴了,大队长这才松开眉头,暗暗祈祷,就算是老天爷下雨,也一定得是赶在他们收完麦子之后。
这麦子收完了,才是第一步,他们还得翻地,就是把那些留下来的小麦茬子覆盖在田地表面,进行翻耕,也就是让麦茬子与泥土混合,这样还能让地里更有养分,以后再种玉米或者是其它作物时,地里也能有劲儿。
翻耕比割麦子可慢多了。
有的地方有牛,可以用牛来翻耕。
但是第二大队总共就只有两头牛,这么多的农田,哪里能够用?
再说,这些学生们也不会赶牛呀,所以只能是人工翻地。
这就比较慢了。
等地翻好以后,还要再种其它的作物。
北方一年收两季,但是并非都种玉米。
有的地可以种,有的则是需要种花生、各种豆子类、还有芝麻以及一些土豆或者是红薯类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还得看地域和气候,有的地方就不能种红薯,有的地方种了芝麻也长不出多少来。
总之,这就得听一些庄稼老把式的经验了。
而大学生助农,只负责干活,不负责管种什么庄稼的。
再说了,除非是农学专业的,要不然也不懂呀。
许如意他们直接坐在地上,一手拿着窝头,一手端着一碗菜汤。
方晴嘟囔:“以前在学校里,好歹还有二合面的馒头,现在却是天天啃窝头,这菜汤也真就是个汤,飘着两片叶子都算是好的了。”
汤主要就是有点儿咸,这种时候,大家出汗多,喝这个汤能快速地补充体力。
许如意叹气:“没办法,咱们就算是有条件吃二合面的主食,也不能天天吃,这里是乡下,难道要让人家眼看着咱们吃的比他们好?”
粮食是人家种出来的,但是吃的却没有他们这些年轻孩子好,谁看了心里头不得窝火?
方晴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窝头实在是不好吃,所以才会抱怨两句。
一个男同学喝了口汤,皱眉:“这汤也太难喝了!”
第152章睡过头了
不是一两个人这么说,是大家都在责备今天做饭学生的手艺。
胡小玲一脸尴尬:“抱歉,可能是盐放地多了些,你们放心,晚饭的时候我一定注意。”
今天的菜汤是她做的,她也会蒸窝头,但是因为一次性蒸这么多,她没试过,不太敢下手,所以就主动揽了做菜汤的活。
也就是说从洗菜到择菜、切菜、做汤都是她一个人做的。
另外两个人负责做窝头,还有一个烧火打杂。
结果,窝头做的没事,虽然不及二合面的馒头软,但也可以了。
只有她这菜汤做地太咸了。
不仅咸,好像还因为鸡蛋打的不够散、不均匀,所以导致每位同学碗里的鸡蛋花数量会不一样。
有的人幸运,碗里被盛入了大块的鸡蛋,有的则是倒霉,碗里就是丝丝拉拉的几缕蛋花,乍一看给切地太碎的葱丝似的。
抱怨声一旦有了开头,附和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昨天中午吃的也是窝头配菜汤,但是菜叶子被许如意切的特别细碎,再加上鸡蛋液最后也泼得比较均匀,那菜汤看着就好看,又是青绿青绿的菜叶子,又是微黄的蛋花飘着,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滴香油,谁看了不想多喝两口?
可是今天这菜汤呢,叶子切的太大,吃到后面的时候不仅还要用筷子,而且这鸡蛋也是有人碗里有,有人碗里没有,再加盐放地太多,大家可不就有意见了嘛。
孟老师连忙示意大家先安静,现在主要是干活,饭菜不合胃口,大家就将就一下。
不将就还能咋办?
谁也没有那个底气说不吃了。
毕竟下午还得干活呢,而且这一上午就没闲着,这会儿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许如意也是佩服胡小玲,在大家这么饿的情况下,还能嫌弃她这菜汤做的难喝,可以想见是有多难喝。
许如意先前都是小口的喝,也没喝出啥太大感觉来。
这后头喝了一大口,好家伙,的确是咸!
算了,这种情况还挑剔啥呀!
等胡小玲他们把饭菜挑回去的时候,孟老师示意大家可以再休息十分钟。